涵江区粮食分局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莆田市粮食局涵江分局关于印发《涵江区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索引号: PT04213-3000-2014-00013
生成日期: 2014-10-17   主办单位: 涵江区粮食分局
内容概述/关键字:   备注/文号: 莆市粮涵〔2014〕68号

莆田市粮食局涵江分局关于印发《涵江区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莆市粮涵〔201468

 

 

莆田市粮食局涵江分局关于印发《涵江区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涵江粮食购销公司,局机关各股室:

根据《莆田市粮食局关于印发<莆田市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莆粮〔2014155)要求,现将《涵江区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分局综合科反馈。

 

附件:涵江区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

      施办法(试行)

 

                        莆田市粮食局涵江分局

                          2014年10月14日

附件

 

涵江区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的后续市场监管,根据《莆田市粮食局关于印发<莆田市粮食部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莆粮〔2014155要求,结合我区粮食部门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精神,切实转变监管方式,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奖惩约束等信用监管手段,全面落实粮食部门监管职责;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属地监管责任,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不断提升粮食监管效能,服务涵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监管依据

(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福建省粮食流通管理办法》;

(二)国家粮食局、省政府和省粮食局现行有效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三、监管职责

(一)审批事项

分局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粮食收购贤格许可。

(二)本部门依法承担监督责任的事项

 负责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审批事项的监督,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三)部门间许可审批、资质资格和行政处罚等信息的互联互通

可依托涵江区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部门间许可审批、资质资格和行政处罚等信息的互联互通,运用共享,推进协调监管。

(四)本部门行使的市场监管职责

 1.加强辖区内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特别应加强对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按程序规范做好核查与登记。发现未办理行政审批、有效期届满或已被撤回、撤销、吊销、注销等情况,应当及时在监督记录中注明,并在2个工作日内将相关信息交换至涵江区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以便其他相关监管部门跟进核查处置。

 2.负责做好《粮食收购许可证》核查工作,每年至少跟踪1次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结果。对没有通过核查的市场主体以及工商登记“粮食收购”事项后1年内没有申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在3个工作日内将信息登载“涵江区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并发函通报同级工商部门,建议取消其营业执照相应登记事项。

(五)监管及审批工作时限

按本《实施办法》明确的工作时限执行;行政许可按窗口对外公开承诺的时限执行。

四、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一)本部门依法查处下列违法行为:    

1.依法应当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而未取得,从事粮食收购的;

2.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

3.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或者被依法吊销、撤回、撤销、注

销后,继续从事该行政许可经营项目的;

4.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粮食收购许可证的; 

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本部门查处的其他违法行为。

(二)同时涉及其他职能部门查处职责的,应当告知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监督查处。

(三)发现市场主体有如下违法行为的,应当告知工商部门依法查处:

1.未经工商登记机关设立登记,擅自以市场主体名义从事

经营活动的;

2.工商登记、备案事项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

备案的;

3.采取提交虚假文件或者其他欺诈手段骗取工商登记的。

    (四)对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牵头组织的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必须积极落实,加大部门协同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采取后续跟进监管措施。

    (五)对市场主体作出的处罚决定,应当在案件结案后2个工作日内将信息上传至涵江区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市场主体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其他部门处罚的,各相关股室应视其违法行为的关联性对其粮食收购许可业务进行重点监管,形成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提高该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更好地做好相关事项的后续监管工作,分局成立相应后续监管工作小组。由领导任组长,各相关机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具体业务办理工作,相关机构分别负责与涵江区工商系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数据对接、维护及保障工作。

    (二)加强服务保障。坚持“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相统一的原则,适应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要求,调整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能。在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处罚无证无照经营者时,应当遵循疏导与制止、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文明执法。处罚无照无证市场主体时,应当告知其办理登记注册和行政审批,引导其申领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或其他批准文件。

    (三)畅通举报渠道。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一经接到举报,相关机构应当依法调查核实,并依法查处,作好保密措施。

    (四)完善粮食经营者信息档案。应加快建立粮食流通监管信息库,按照一户一档建立信息档案,避免发生盲目监管或遗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实现分级分类监管,把信用档案成果与各项扶持奖励机制、委托政策性粮食业务等机制挂钩。

(五)严格工作制度。分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及时予以公示,确保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高质、高效、持续推进。

 

 

 

 

 莆田市粮食局涵江分局办公室         2014年1014日印发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