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规范与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
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4号)的要求设立的,目的是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热诚欢迎您的参与。
 莆田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莆田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涵江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文件精神,赤港开发区按照区府办统一部署,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各项要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时限,每季度公开情况统计,公开信息联系人及电话号码,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15年度赤港开发区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 概述

    根据赤港开发区的工作实际情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福建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及《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开发区政务信息公开相关工作情况:一是积极推进财政性和社会公共资金公开透明。认真抓好编制预算,严格预算安排,按计划、按进度拨付资金,较好地保障了财政预决算资金拨付工作。二是提高国有资产信息透明度。在公务用车管理、三公等方面,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资产管理系统,车辆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逐步实行网上批办。三是健全组织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切实加强对开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在党政办公室设置了信息公开受理点,指定办公室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通过自建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相关政务信息;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要求,及时公开内容,保证了信息公开透明、便民、内容全面,增加了互动性。

 (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

 由于开发区属涵江区全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没有相关审批及行政处罚权力,没有相关的信息需公开。

  (二)、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

  1、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

   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信息公开。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公开的预决算细化到款级科目,做到时间相对集中,格式基本统一,内容更加翔实。提升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审计工作情况的透明度。加大开发区“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经费公开细化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开发区公开预、决算信息2条。

2、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在政务公开栏设置公告区间,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查询渠道。做好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的公开。开发区今年度无政府采购。

  (三)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

   1、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

    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制定出台赤港廉租二期保障性住房配租方案,做到保障性住房政策信息、房源信息、分配对象、分配结果公开,全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信息1条。

   2、征地信息公开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信息公开。一是推进政策制定公开透明。推行赤港办公楼前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征求职代会意见。按照“业务公开、过程受控”的基本要求,提高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透明度。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

   推进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重点公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结果。主动公开被购买“侨居工程”的归难侨旧房屋被征收的补偿标准、补偿结果信息公开,实行阳光征收。

   (四)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加强赤港安憩园项目信息公开,公开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设方案及筹资等方面信息。深化项目审批、核准、监管、招标、投标等信息公开工作,公开信息2条。

  (五)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1、社会保险信息公开

开发区提供社保、医保缴费信息及社保、医保卡发放等查询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咨询、保险信息查询服务,主动为参保人员办理退休养老及医疗保险业务,让归难侨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2、社会救助信息公开

    开发区成立慈善协会,为患有重大疾病及就学困难的归难侨给予资金补助。每季度为困难归难侨职工提供救助金,确保扶贫济困的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教育领域信息公开

深化学校招生信息。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做到招生过程全透明。为更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申请教育局配制2名教师,公开有关信息1条。

   4、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

    积极稳妥地抓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主动公开和舆情引导工作,及时客观地公布事件进展、应急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在登革热流行期间,通过广播、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发布动态信息,从正面引导舆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开发区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不定时对餐饮店、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公开食品安全典型案列的单位,公开信息1条。

  (七)推进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信息公开

   开发区于2009年成立了慈善协会,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支持其在合理合法的管理机制下开展慈善工作。及时发布急需救助对象的信息,以便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慈善工作。

   二、全面加强主动公开工作

  (一)进一步拓展主动公开内容

  1、细化主动公开范围和公开目录

  进一步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依法行政,增强工作透明度,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公开可公开的政府信息,规范建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完善目录分类设置,优化信息公开类别,细化主动公开范围和全文主动公开目录。

  2、落实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

严格落实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在公文产生的过程中同步确定其公开属性,实行“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及时传达上级各项制度、政策,服务于公众需求,促进信息为公众创造经济效益。

  3、政府数据公开,鼓励和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个人对公共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

    政府信息涉及到公民、法人及第三方机构的,鼓励他们对政府信息公共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公民享有知情权的基本权利。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到第三方及公民合法权益的,应当征求第三方意见,同意后,方可进行公开。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2015年度,开发区对政府信息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4条。

其中:领导、机构设置、主要职能类17条,占39%;安全生产类9条,占21%;重大建设项目信息2条,占4%;保障性住房1条,占2%;城乡建设环保类1条,占2%;科教文体卫生3条,占6.8%;食品安全类1条,占2.2%;其他信息类10条,占23%。

  (二)在主动公开的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开发区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上主要采取两种形式。

1.互联网建设:开发区通过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系统”,对各类信息分类别公开,方便群众对同类信息的查询与搜索,保证政府信息及时更新。 

2.政务信息公开栏:在多处公共场所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栏,通过公开栏进行公开,保证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群众的知情权,做到了政府信息公开“人性化、专业化”,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便利、高效的服务。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无。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无。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无。

    七、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开发区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与公众的信息需求尚有差距,缺少重点领域信息。

    改进措施:

    1、统一认识,努力规范工作流程。及时提供开发区的政府信息,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

    2、进一步办好开发区建设信息网,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继续及时、准确公布开发区建设的各项信息,方便群众了解开发区的建设动态,我们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及时、主动地公开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

    八、需要说明的事项与附表

    ㈠主动公开情况说明:1、开发区公开民生工作方面。公开了民生工作意见、低保补贴及对象等。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健康的疫情、灾情、环保,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方面,公开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等信息。民政方面,公开了为民办实事保障性住房等信息。2、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度情况方面,公开了群众关注侨居工程、廉租房、公务用车、财务收支与支出等详细情况信息。

   ㈡附:指标统计表

 指   标   名   称

计量单位

2015年度

历年累计

主动公开文件数

44

336

其中: 1.政府网站公开数

44

336

2.政府公报公开数

0

0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0

0

其中:1.当面申请数

0

0

2.网上申请数

0

0

3.信函、传真申请数

0

0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0

0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0

0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0

3.不予公开答复数

0

0

4.其他类型答复数

0

0

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减免金额

0

0

接受行政申诉、举报数

0

0

行政复议数

0

0

行政诉讼数

0

0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