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委农办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关于莆田市政协第2008262号提案   索引号: PT00216-3000-2008-00022
生成日期: 2008-07-29   主办单位: 莆田市委农办
内容概述/关键字: 政协提案 农业循环经济 答复   备注/文号: 莆市农[2008]54号

关于莆田市政协第2008262号提案

 

民革莆田市委员会:

贵会“关于莆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发展我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实施方案

对照提案的思路和观点,我们认为所提议题十分有益于农业的发展,从总体方向上提出了一个既科学又可行的循环发展模式。目前,农业生产方面的确存在正如提案所提的循环不畅问题,主要表现在种、养殖业方面:一方面是种植业相对缺肥(主要是有机肥),导致滥施化肥的现象十分普遍,进而引发化肥流失污染环境;另一方面是养殖污水普遍外排,导致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2007年底统计:全市种植业有耕地89万亩、果园50万亩,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肥现象;全市养殖业存栏生猪90万头、家禽1200万羽,年排泄养殖污水600万吨,这些巨量的污水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多年来,上述两方面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缺肥严重影响了种植业的产量和品质水平的提高,养殖污染则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

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加快发展,我们制定了种、养殖两大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

二、全面组织实施农业循环模式建设项目

一是制定了两个方案。20084月初,根据提案所提的发展循环模式及技术创新等建议,我们制定了“建立全市‘畜(禽)—沼—种植业’生态循环方案”,又于4月底配套印发了《莆田市沼气建设技术方案》。两个方案出台后同时并用,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二是建立大中型集中供气、供肥沼气循环经济模式示范片。经过3个月的努力,市农业局先后协助基层县区召开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工作会议,分别在荔城区新度镇阳埕村和勇养猪场、涵江区白沙镇坪盘村盘山农牧场召开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进力度。其中:和勇养猪场建成1600m3厌氧发酵池,接纳4000余头生猪养殖污水,所产沼气拟供250农户用作生活能源,现已供气170户,拟将沼液供作周边几个村庄共1500多亩水田用作农肥,现已采用管灌供肥550亩;盘山农牧场建池420m3,拟供气70多户,已供气50余户,拟采用管道输肥方式,向50亩茶园、300亩果园和250亩农田供肥,目前大约已完成管灌系统管道安装总工程量的60%左右,预计不久将全面竣工。同时,在荔城、秀屿、涵江等县区,又有10多个供气、供肥沼气循环经济模式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到年底,将有50个以上此类工程竣工,可供气2000余户,供肥(大田、果园等)万余亩。

从目前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情况看,已经显现出三大方面的综合效益:一是循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每建100m3沼气池,可接纳200-300头生猪养殖污水,可为14-18农户供气,按规定要向100亩水田或120亩旱地或180亩果园供肥。其中:供气按每户年用沼气替代液化气12罐计,则可节省购气费用1200余元,按每100M3池容供气15户计,则年总节支约1.8万元;按每亩用沼液替代化肥节省购肥费用120元计,平均受肥面积取120亩,则年总节支约1.44万元。上述两项年直接经济总效益为2.24万元。如果按每100m3集中供气、供肥沼气工程总造价为5万元计,则只需2年多即可回收全部投资成本。二是生态、环保效益巨大。以沼气设施为纽带,粪水经沼气分解、发酵后,使其污染物COD降解了70%左右,且粪水变成了清液,便于远距离管道输送。养殖污水输送给种植业用作肥料后,实现了大量的污染物从养殖业向种植业的转移,同时,种植业也由于得到了充足的优质有机肥——沼液,不仅大量减少了化肥用量,而且还使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上述污染物的转移,实现了农业子产业之间的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双重目标。三是社会效益明显。其一是养殖业主与周边村民的关系变得和谐了。过去,规模养殖场附近的村民往往因为受养殖污染影响而与养殖业主的关系紧张,现在却由于养殖业主基本上都无偿送气(沼气)入户、送肥(沼液)入田,原本的污染也基本上消除了,使村民们得到了具体的实惠,极大地改善了双方的关系。其二是供气使农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供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一句话,惠及“三农”的社会效益是相当明显的。

三、扩大农业循环经济实施的模式和规模

目前,我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集中供气、供肥循环模式建设经验,该模式建成后社会反响很大,得到了省农业厅等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确定为全省的推广模式。将继续面向农村,主要从建设农户小循环模式着手,即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纽带,把千家万户的人、畜、禽粪便经沼气发酵后,采用多种方式把沼液输送、转移到种植业用作肥料,这样,集家家户户的小规模为大规模,集家家户户的小循环为大循环,为建立全社会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闯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途径。同时要加快推广“零排放、无污染”的环保养殖新技术。

今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建设户用沼气池任务5850口,我局计划到年底前,其中的三分之一建成“猪—沼—果(稻、菜等)”生态循环模式,明年再进一步推广该模式,最大限度地应用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全面奔小康。

 

莆田市委农办

2008729

 

领导署名:蔡伟民

联系人:林岐桦

联系电话:2398472

 

 

主题词:政协提案  农业循环经济  答复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本办领导,存档。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