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
莆田市公安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201812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
|
索引号:
|
PT00107-0030-2018-00019
|
生成日期:
|
2018-07-28
|
|
主办单位:
|
莆田市公安局
|
内容概述/关键字:
|
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答复
|
|
备注/文号:
|
莆公议案字〔2018〕24号
|
莆田市公安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201812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中国民主促进会莆田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路面交通管理的建议”的提案(第2018128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路口右转和行人过街冲突的问题
新街口、高楼以及金鼎交叉路口受道路空间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像其他路口设置渠化岛以及预留单独的右转车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机动车在通过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指挥通过,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遇到右转和行人过马路冲突的情况下,右转的车辆应停车让行人优先通行。我市有尝试参照福州类似路口的做法,取消常亮的右转信号灯,让右转与直行方向信号灯同步放行,但此种交叉路口本身导向车道较少,交通流量大,导致路口排队长度过长及车辆通行不畅等情况,导致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因此也收到许多市民的诉求。下一步希望贵委能建议由市规划或住建部门牵头,对新街口、高楼以及金鼎交叉路口等此种路口进行渠化改造,避免路口的交通冲突现象。同时,我局交警支队也将继续加大机动车礼让行人等方面的查处及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关于道路限速设置不合理问题
结合贵委提出的建议,为进一步规范设置道路限速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及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交通限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交警支队派员专门走访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和市公路局,就城市道路交通限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并对中心城区内的城市主要道路的限速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和整治,共拆除限速值2处,调整限速值7处,并在部分学校路段(限速30公里/小时)增设解除限速牌,以保障道路限速值的连贯有效。目前城港大道、荔港大道的道路限速值均为60公里/小时,道路限速牌和测试卡口处罚标准值也为60公里/小时。
三、关于古城路、学生街、天九湾市场等路段交通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古城路、学生街灯学校交通路口、天九湾市场等集中路段的交通秩序管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规范车辆有序停放,7月份,辖区交警大队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及交通管理工作,对交通乱象开展集中及定期整治,期间共拖离市场周边违法停车115辆,劝离占道经营252起,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主要做法有:一是针对天九湾市场交通问题,辖区交警部门组织人员提前深入重点复杂路段进行排查,同时召开辖区天九湾市场周边交通乱象专项整治部署会,细化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二是在北大南街天九湾市场等区域附近增派警力,开展市场周边秩序整治,重点对市场周边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机动车乱停乱靠、商铺违规出店经营占用盲道等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三是为了规范天九湾市场外围车辆有序停放,辖区交警大队积极联合道安部门相关人员,对北大南街路段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停车规划方案,进一步提升停车秩序,有力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发生,对保障天九湾市场周边交通畅通有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开展无牌、套牌等车辆专项整治
针对贵委提出建议,按照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部署要求,今年以来我局交警支队加大对无牌、套牌等车辆查缉力度,开展机动车无牌、假套牌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因假套牌违法行为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警力226人次,查处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42276起,查扣各类涉牌证摩托车(含电动车、助力车)560辆,拖车90辆次。主要做法有:一是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无牌摩托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禁止无牌摩托车随意加油,从源头上消除无牌摩托车违法上路的安全隐患。二是在全省“逢六逢九”“夜查”统一行动基础上,每月定期组织开展整治摩托车涉牌涉证违法统一行动。主要以农村集圩场所、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及时劝阻、纠正、举报无牌摩托车。在中心城区增设临时执勤点,集中优势警力,严厉查处驾驶拼装、组装、已达报废标准、无牌摩托车上道路行驶,无证驾驶摩托车以及不戴安全头盔、超员等摩托车重点违法行为,集中查扣和依法处理一批无牌证摩托车,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交警支队依托查缉布控系统和全市3000多个路口高清视频和6万个治安视频,采取查缉布控、视频监控、便衣民警动静结合方法,对经核实确认为假套牌的车辆进行布控追踪,让假套牌车辆在莆田无所遁形,为重大活动召开创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五、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推动智能交通建设
自莆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有效缓道路拥堵状况,交警支队对城区主要的交通堵塞点、拥堵路段进行排查摸底,多措并举措优化调整中心城区道路的交通设施,保障城区道路通畅有序。近5年已新增更新交通标志2153面、新增信号灯31处,交通标线46.8万平方米、隔离栏杆41.5公里。一是继续完善缺失的交通护栏补建工作。在荔城南大道、下店路、学园路与东圳路立交桥桥面路段、延寿路荔园小区路段、八二一大街与东园路交叉口、体育中心交叉口、胜利路与莆阳路交叉口壶兰酒店往壶山路方向路段等路段新增中央隔离护栏,进一步改善了以上路段的交通环境,规范各行其道。二是积极完善老城区部分支路机动车单向通行建设。龙德井街、东大路、仓后路等为城区旧街,路幅较窄,双向通行高峰期经常发生拥堵,给周边居民出行造成不便。为贯彻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创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我局交警支队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调研,研究拟定实行汽车类机动车单向通行实施方案,并同步在上述路段施划箭头、机动车边缘线等交通标线,增设禁停标志、单行道标志等。三是积极协调中心城区人行天桥建设。为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及行人过街安全,交警支队多次向市政府提出在中心城区部分重要路段增设行人过街天桥的报告,今年中心城区人行过街天桥项目已列入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及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阶段性重点项目及。近期,交警支队已配合市规划局做好人行过街天桥位置实地勘察及选址,拟定了荔城大道逸夫小学门口等5处人行过街天桥建设方案,项目正在建设中。四是强化信号灯改造及配时优化工作。一方面针对中心城区仍然存在信号机使用年限较久、灯具老旧不符合规范的情况,对荔城大道、东园路、文献路、延寿路、学园路、胜利路等路口信号灯开展升级改造,达到信号灯智能控制目标。另一方面继续通过路口车流量分析、听取群众意见、现场调整优化等方法,不断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同时,积极开展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专门技术力量开展信号灯优化服务,根据我市道路交通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信号灯配时,弥补交警部门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缺陷,促进信号灯配时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应用“相位搭接”配时新模式。针对东园路与八二一大街、延寿路交叉路口等车流量庞大、各方向车流不规则的特殊情况,借鉴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首次在我市采用“相位搭接”的方式对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重新优化配时,使得相位时间的调节更灵活、合理,有效改善了路口通行效。五是多措并举,不断改善路口交通秩序。交警支队积极排查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混乱的重要节点,采取调整信号灯、栏杆、标线等多种措施,综合优化交通组织。学园路莆田学院路段因车道较窄未设栏杆,交通秩序混乱,我局交警支队通过调研决定在该路段设置中央隔离护栏,增设临时信号灯,设置为平峰黄闪、高峰显示的模式,交通秩序大为改观。红星美凯龙、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路口一段时间东西向车流拥堵,支队通过增加直行车道数、减少左转车道数、增加左转信号灯时间等方式,有效缓解该路口交通拥堵。
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结合“安全生产月”、“12·2交通安全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联合相关部门和基层党委政府开展交通安全常态化宣传。一是持续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联合交通运管、安监、教育等部门加强对“两客一危”、运输物流企业等重点车辆驾驶员及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驾管部门建立驾校微信群,将交通安全常识和典型违法案例推送至驾校管理员、安全员,做好领证前的安全警示教育。三是农村地区充分借助农村大喇叭、“村村通”广播、农村庙会、民俗活动、莆仙戏和电影下乡等载体,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入心入脑的宣传活动,提示农村交通安全意识。
分管局领导:李洪忠
联 系 人:顾建宇
联系电话:13808565086
莆田市公安局
2018年7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