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城农综〔2017〕115号
城厢区农业局关于印发
城厢区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道)农服中心、局属有关单位:
耕地质量监测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2017年我区按照省站的要求开展了土壤监测工作,并特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
莆田市城厢区农业局
2017年5月27日
城厢区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耕地土壤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科学利用耕地资源,建设可持续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耕地土壤监测不仅能及时了解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还可以为评价耕地质量,制定耕地质量管理的政策措施提供技术支撑。其目的在于查清我区耕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与土壤环境状况、土壤障碍因素,分析研究耕地退化原因,为我国粮食安全发展规划、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的选点要求。按照《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要求,综合考虑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地力水平、耕地环境善、管理水平等因素。城厢区耕地质量监测点选择常太镇照车村陈国如田块,东经118°58′07.57",北纬25°31′08.80",地力等级四级,在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确保监测点的稳定性、监测数据的连续性。田块是水稻田,属黄泥砂田,肥力中等,主要耕作制度为一季中稻。
二、监测点采样
土壤农化样采集。在本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立即在监测地地块采集土样。土壤样品由土肥站工作人员采集。采样时,一要采样部位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二要按照“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在监测田块按“S”型或棋盘布点等方法布设采集15个以上分样点混合均匀后,再采用“四分法”留存土壤样品,风干,统一送达省指定的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单位统一检测。检测土壤的PH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等,2016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增加了土壤容重及全磷、全钾、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镁,有效硫、硅、铁、锰、铜、锌、硼、钼)。的检测数据。
三、标识牌的建立
根据《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关于规范耕地质量监测点标识牌的通知》(闽农土肥[2016]10号)文件精神,使用全省统一的耕地质量监测标识牌,规范标识牌的图案、文字字体、图文比例等标识牌的制作。并及时安装在监测点处。监测点标识牌设立后,拍全景照一张,标识牌正面照一张。
四、监测点的处理
(一)不施肥处理(空白区)
旱地小区面积66.7㎡以上,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水稻田小区面积33.3—66.7㎡,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作隔板,防止肥、水渗透,隔板高0.65—0.8m,厚0.05m,埋深0.3—0.5的m,露出地面0.3m,菜地、果茶园等可设置不施肥处理。
(二)常规措施处理
面积不大于333.3㎡或直接用于大田定点观测。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水平、作物产量均能代表当地的一般水平。
五、监测点的基本情况调查
(一)监测点的立地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
新建点D146要填“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详见《规程》附录A)
(二)监测点剖面的理化性状
新建点D146要填“监测点土壤剖面记载与测试结果表”(详见《规程》附录B)。
六、监测内容
(一)监测形式
1.年度监测内容
(1)田间作业情况。具体项目附录C(详见《规程》)。
(2)作物产量。具体项目见附录D(详见《规程》)。
(3)施肥量。具体项目见附录D(详见《规程》)。
(4)监测项目。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PH。具体项目见(详见《规程》)。
(二)五年监测内容
在年度监测内容基础上,在每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度增加检测土壤容重、全磷、全钾、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镁、有效硫、硅、铁、锰、铜、锌、硼、钼)
七、数据上报
上报数据前,指定专人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科学性、变异性进行审核。监测点需填报《耕地质量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并加盖公章。内容包括监测点代码、作物名称、作物品种、大田起始与结束期、无肥区及常规措施区果实与茎叶产量、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其中有机肥包括秸秆还田折纯后的养分量);常规措施区耕层质地、耕层厚度、耕层土壤容重、土壤PH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
八、编写报告
通过对土壤监测点、肥料试验及有关统计资料等的分析,提出区域性的配方施肥方案以及合理利用耕地以及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和对策,编写并发布莆田市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
九、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土壤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社会性农业基础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切实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2、加强技术培训力度。着重对新颁发的农业行业标准《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2012)及《全国耕地土壤监测管理办法》进行培训。重点就地力监测点的规范化建立、样品的采集、表格的填写、地力监测数据库的录入、地力监测报告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3、严格项目和资金管理。资金主要用于土壤与植株取样、化验、田间观察记载与管理、不施肥区处理的减产补偿、垒不施肥区隔离埂、田埂硬化、标志牌设立、宣传培训及资料汇总等,资金管理上要做到专款专用。
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