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关于印发
《全区公安机关标准地址二维码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根据《全市公安机关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莆城公综〔2017〕23号)要求,结合分局实际,制定《全区公安机关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
2017年1月19日
全区公安机关标准地址二维码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地址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强化“双实”(实有房屋、实有人口)管理,根据《全市公安机关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莆城公综〔2017〕23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从2017年1月至8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推进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敏锐维稳、主动治安、实力应对”理念,以治安系统现有地址库为基础,依法依规对全区所有门楼牌进行全面清理,查漏补缺,纠正重错地址,建立全社会一体化的标准地址应用体系,切实解决当前门楼牌的重、错、缺、损、跳号、标注不符合标准以及户籍地址与居民实际居住地址不相符等问题。大力推广二维码门牌,实现动态治安要素静态管控;有效动员各类治安力量,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创新信息获取模式,全面采集维护“双实”信息,为“金砖会晤”安保创造良好条件。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分局成立“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林一虎 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吴秋燕 党委委员、副局长
成 员:陈阳林 治安大队大队长
黄毓青 户政科科长
吴瑞珊 信息化警务中心主任
戴志英 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户政科,由户政科科长黄毓青任办公室主任,治安大队林森阳(联系电话:13959589985)、户政科黄秀金(联系电话:13959583368)、信息化警务中心陈伟宁(联系电话:13706089266)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牵头协调解决地址清理和二维码门牌编制、安装等实际问题。各派出所要指定具体负责领导和联系人,加强对地址清理和二维码门牌编制以及协调安装等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部门工作职责
户政科: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动员部署,负责协调地址编制和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生成的指导以及协调门牌制作有关事宜。
治安大队:按照社区民警人手一台的要求抓紧配备移动警务通。开展移动警务通使用培训、标准化地址清理和地址标注培训和指导二维码门牌安装工作。组织、发动社区民警、辅警、社区干部及其他群防群治力量,逐家逐户开展入户访查,全面核查清理辖区地址,采集辖区房屋、实有人口信息。
信息化警务中心:在地址清理、录入和标注过程中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引导基层民警在开展信息采集的同时提取综合情报信息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使用。
指挥情报中心:为全区公安机关换发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及其他保障。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月20日前)
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召开会议部署,组织开展培训,完成宣传发动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法规知识以及各种方案、办法等文件精神。
(二)集中攻坚阶段(2017年1月21日至8月31日)
1.组织开展地名、地址清理
(1)清理地名。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普遍存在许多沿用多年的街、路巷名已经停止使用,同时,又新编了许多新的街路巷名。各派出所要依托治安管理系统,导出系统里登记的本辖区现有可使用的地名,以派出所、村居为单位进行分解,组织乡镇、街道、村、居干部、社区民警及协勤人员对系统登记的地名和辖区现有实际地名进行逐一核对,协同民政部门,做好地名的新增、停用以及修正等各项工作。其中,责任区民警负责地名和门楼牌核实后在治安系统的新增补录,户籍民警负责对核实后重、错的地名及门楼牌进行停用及修改操作。
(2)清理门牌地址。社区民警要学习掌握使用治安系统登记、修改地名、门牌号等地址信息以及采集本辖区缺漏地址信息的方式方法。各派出所要仔细核对治安系统现有的地址信息,组织社区民警采集、补充本辖区缺漏的地址信息,并及时录入到治安系统中。对未编制门楼牌信息的建筑物,要登记造册,统一报民政部门进行门楼牌编制后,维护到治安管理系统。全面清理解决地址“重错、漏”问题,该修正的修正、该补充的补充、该注销的注销、该合并的合并,该上报编制的上报编制,实现标准地址信息与实有房屋的一一完整对应。
2.全面落实二维码门楼牌编制换发和安装工作
要协同民政部门,集中换发二维码门牌。一是现有建筑的大中小门牌、梯位牌,统一换发为二维码门牌。二是新增建筑所有门牌(包括大中小门牌、梯位牌、室牌)全部安装二维码门牌。在安装二维码门牌时,要由省厅统一提供通用的微信地址标注工具,同步开展地址标注。以上所有换发和新增的二维码门牌,都要先从治安系统批量生成二维码后,提供给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再提供给招投标中标的门牌制作公司进行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制作,并进行门牌安装。
3.全面澄清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底数。
要在地址清理整顿结束后,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房东、企业主等通过移动终端,利用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全面采集实有房屋、实有人口信息,做到“楼不漏房、房不漏屋、屋不漏人”。要实现地址清理、房屋登记、人员采集、二维码门牌换发、地址标注“五个百分百”,全市要在8月31日前完成。
(三)深化拓展阶段(2017年9月1日以后)
在完善固化相关部门地名命名、地址编制、门牌发放等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后,积极推动综治、工商、质监、建设、房管、水力、电力、燃气、电信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物业小区、社会组织等应用标准地址开展单位、房屋、人员管理,大力推广基于标准地址应用的微信、手机APP、警务通、政务通,有效协同群众、民警、辅警、群防群治组织、综治网格员等基层管理力量,以地址标准化落实管理协同化,实现对实有房屋、实有人员管理的同治共管,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础管理单元。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门楼牌清理整顿是建立标准地址库的基础性工作,此项工作要求对所有的房屋进行一次“大普查”,确保有房就有二维码标准地址,才能同步建立地址应用的标准化、数字化体系,才可以夯实公安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保障“金砖峰会”安保的各项工作,也将对公安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生深远影响。全区公安机关务必要群策群力,集智攻坚,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协作配合。要积极协同民政部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将二维码门楼牌换发、应用工作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战略以及为民办实事项目等统筹推动。主动对接民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实施步骤,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推动成立由民政、公安、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组成的地名地址编制委员会,提前介入城区规划、楼房建设,及时命名地名,事先分配地址,实现有房就有址、有址要上牌、上牌可应用。在全面清理补齐地址信息的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地址在企业登记注册、房屋产权登记、出租房屋登记、公用事业服务等行政事务中的应用,从源头上汇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管理信息。治安大队、户政科、信息化警务中心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次门楼牌清理整顿工作的检查、指导、督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及成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全面采集信息。抓紧配齐社区民警移动警务通,将移动采集作为社区民警工作的主要方式,全面提升采集质量和采集效率。大力推广基于标准地址应用的微信应用、手机APP,有效解决辅警、流口协管员、综治网格员无采集终端、所采信息难以应用的问题。全面推广“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出租房屋管理、用工单位管理功能,引导督促出租房主、企事业主自觉履行法定职责、便捷申报人员信息,积极构建民警、辅警、社区力量面上基础采集与房主、业主点上动态采集互为补充的信息采集新机制。
(四)强化检查监督。分局将依托省厅搭建的专项工作监督平台,不定时通报各派出所地址清理率、房屋访查率、人员登记率、二维码门楼牌安装覆盖率、地址标注率、社会化信息采集率、重大战果等各项工作指标,结合实地检查、抽查、倒查,形成可量化考评监督机制。各派出所要责任到人,从头紧起、从头快起,从头抓起,有序推进。严格落实采集人数据质量终身负责制,完善质量核查、工作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防止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