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规范与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
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54号)的要求设立的,目的是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热诚欢迎您的参与。
 涵江区国欢镇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涵国政【2015】6号

 

涵江区国欢镇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区政府信息公开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督查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和《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特向社会公布2014年度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共6个部分组成。报告统计数据的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年报主要通过涵江区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子栏目公布,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镇政府党政办联系。(地址:国欢东路519号;邮编:351111;电话:3296113;传真:3297118)

一、       概述

2014年,我镇按照国务院、省、市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在区政府和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工作,通过网站、公开栏等方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同时努力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并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保密审查等规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1、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2、对公众在信息公开栏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镇在3个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具体答复,解决人民群众的疑问。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工作

  1、在本单位内部加大自动办公系统使用的推广,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向无纸化办公流程推进。

  2、积极协助区政府信息办开展网上行政许可事项工作,并全面公开办事指南、工作流程、办事结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数量及类别。按照《条例》规定,2014年我镇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条,内容涵盖机构信息、消防工作、安全生产、疫病防控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主动公开的途径:一是网站。我们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库,各部门产生的信息按规定应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统一由专人上传镇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库,实现了科学分类、集中公开,进一步方便社会公众获取。二是通过政务公开栏定期公布相关信息。三是通过新闻和报刊形式,公开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政府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全年未发生依申请和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年所有政府信息免费公开。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而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使得社会公众对于信息公开工作的参与度不高。

2、由于对《条例》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工作人员对哪些信息应该主动公开、哪些可依申请公开、哪些依法不能公开把握不准,对本镇生成的政府信息未进行科学分类,工作较为被动,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不全,更新不及时。

(二)改进措施。

1、丰富公开形式。在政府网站、公开栏等途径公开政府信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微信、微博等多种新渠道来提高信息公开的便利性,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2、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不断地改进工作,调整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流程,不断优化我镇的公开制度。保证政府信息公开中信息的全面、透明、有效。

国欢镇人民政府

2015年1月7日

 

抄送: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存档(2)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2014年度

历年累计

其中主动公开信息数

20

443

其中:1、政府网站公开

20

443

2、政府公报公开

 

 

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总数

 

 

其中:1、当面申请数

 

 

2、传真申请数

 

 

3、电子邮件申请数

 

 

4、网上申请数

 

 

5、信函申请数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3、否决公开答复数

 

 

行政复议数

 

 

行政诉讼数

 

 

行政申诉数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