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区农业局
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公开事项名称: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关于抓好2016年秋冬种工作的意见   索引号: PT04120-2500-2016-00009
生成日期: 2016-10-11   主办单位: 涵江区农业局
内容概述/关键字: 抓好 秋冬种 工作   备注/文号: 涵农综〔2016〕164号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关于抓好2016年秋冬种工作的意见

 

 

 

 

 

 

 

 

 

涵农综〔2016〕164号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关于抓好2016年秋冬种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街道、赤港管委会,局属各有关单位:

秋冬季是我区农业生产的重要一季,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一季。抓好秋冬种生产,对于灾后恢复生产,为下一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基础;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稳定增加粮食总量;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及莆田市农业局《关于抓好2016年秋冬种工作的意见》(莆农种植[2016]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就抓好秋冬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保落实计划,努力扩大面积

2016年市农业局下达我区秋冬种总面积7.9万亩,比上年增加0.9亩。其中马铃薯面积0.1万亩、油菜面积0.3万亩、蔬菜面积5.4万亩、其它作物2.1万亩。结合实际,我局下达了涵江区2016年秋冬种农作物面积指导性计划(详见附表)。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对今年秋冬种生产特殊性、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抓好秋冬种生产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灾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为明年农业生产打好基础的必然要求,务必要把秋冬种作为重要一季来抓。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分解落实秋冬种面积,尽早落实到村到户到田。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引导,重点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要突出抓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技术,扩大秋冬种面积,努力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增产增效,保质保量完成秋冬种生产任务。

为支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重建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已下发《关于印发农业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6〕151号),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及时做好落实工作。要宣传落实灾后恢复生产扶持政策,对因灾倒塌需重建的各类温室大棚,起补面积不限,省级补贴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倍给予补贴。对因灾损毁需恢复重建的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先纳入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二、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增产增收

要以促进秋冬季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落实关键技术措施。要根据秋冬种马铃薯任务,积极协调区内马铃薯种植大户、合作社与北方马铃薯大省脱毒种薯生产企业、合作社对接,调进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全面推广脱毒种薯,实现“多花百元钱,增收千斤薯”。要落实关键技术。大力推广稻草包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春种区种植早熟品种、采用覆盖双层薄膜等措施,并配套高产调控技术,有效地提前收获上市。要推进农机作业,积极推广马铃薯机耕、机械起垄和机收机具,扩大农机作业面积,尤其是马铃薯机收既提高工效,又降低鲜薯破损率,提高效益。

大力扩种“双低”油菜,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提高了耕地质量,也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全力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蔬菜生产,要围绕5.4万亩秋冬种蔬菜的目标任务,抓好关键措施落实,大力推广节水微喷灌、集约化育苗、有机肥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等高效优质生产技术。要大力发展结球甘蓝、花椰菜、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茄子等秋冬季蔬菜。同时,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推广水肥一体化和基质栽培,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突出集中连片布局和企业化运营,提倡和支持投资设施农业建设,通过园区化建设、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推动种植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努力将设施种植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新支柱。要引导农民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开展高接换种,优化果品结构

要立足当地资源条件,选择枇杷等适宜的果类,利用秋冬季有利气候,以高接换种为主要手段,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的早熟和晚熟果树品种。做好果树优良品种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为果农提供接穗品种和嫁接工人联系信息。通过高接换种,进一步优化我区果树品种结构,延长上市时间,解决我区果树增产不增收问题,推进四大名果振兴计划,提高种果经济效益,增加果农收入。

四、建立示范样板,发挥带动作用

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分作物、分品种建立秋冬季农业生产示范片,引导粮经综合开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秋冬农业开发模式,推广高产高效和绿色栽培技术措施,促进秋冬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突出推广设施蔬菜、脱毒马铃薯、机收“双低”油菜、高产紫云英、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选择公路沿线和重点产区,集中力量,整合技术,建立一批秋冬季农业生产示范样板,集成应用各项先进实用的增产技术措施,挖掘增产潜力,促进科技转化。要尽早落实示范地点、面积和种苗,制订好项目实施方案,筹措好项目资金,努力把秋冬种示范片办成秋冬高效绿色农业的宣传展示基地,农民观摩学习的重要场所,提高秋冬季农业开发水平。组织实施好地力提升“1112”工程,大力推广冬种绿肥种植面积,指导农户按照农时季节及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推广水稻机收,并在水稻机械收割时,要用好粉碎切割功能,全面实施稻草粉碎回田,避免焚烧稻草,污染环境;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五、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强化综合服务

要从强化领导、提升服务入手,强化对秋冬农业的指导与服务。要加强指导服务。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要及时收集发布蔬菜市场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安排种植计划,以销定产、订单生产,尽量避免出现单个作物一轰而上种植,导致菜贱伤农。要加强示范带动。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分作物、分品种建立秋冬季农业生产示范片,引导粮经综合开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秋冬农业开发模式,促进秋冬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要推进产销衔接。积极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增产增收。要强化防灾减灾。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订防灾减灾工作预案和技术措施,把寒流、霜冻作为防避重点,指导农民做好冬种作物防寒、防冻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附件:莆田市涵江区2016年秋冬种农作物面积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

                            2016年10月11日

 

 

 

 

 

 

 

 

抄送:市农业局、区委办、区府办,存档。


附件:

莆田市涵江区2016年秋冬种农作物面积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单位:万亩

乡镇、街道管委会

秋冬种

播种面积

其中:

马铃薯

油菜

蔬菜

其他作物

全区合计

7.9

0.1

1.02

5.4

1.38

大洋乡

1.27

0.06

0.245

0.66

0.305

庄边镇

1.1

0.02

0.13

0.6

0.35

新县镇

1.1

0.02

0.2

0.6

0.28

白沙镇

0.8

 

0.26

0.5

0.04

萩芦镇

0.86

 

0.15

0.44

0.27

梧塘镇

0.43

 

0.02

0.39

0.02

江口镇

0.68

 

0.015

0.62

0.045

白塘镇

0.67

 

 

0.65

0.02

国欢镇

0.29

 

 

0.29

 

三江口镇

0.55

 

 

0.5

0.05

涵东办

0.015

 

 

0.015

 

涵西办

0.025

 

 

0.025

 

赤港管委会

0.11

 

 

0.11

 

 



首页 |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